要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識,有心理方面的意識。一般出現心理問題均會伴有一些癥狀表現,如飲食、睡眠出現異常,注意力、記憶力、學習狀態、社交等方面出現反常等,這些都可能是心理問題的表現,需要家長和老師格外注意。 其次,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及情緒心理狀態。如果孩子的行為明顯不符合常態,或者與之前行為有嚴重的異常,這些都要引起注意,必要時向專業心理老師求助。 比如,孩子之前很開朗,近期卻特別膽小,經常噩夢連連;孩子開始變得業拖拉、容易粗心犯錯,喜歡打斷大人的話,不能安靜或坐立不安等,這些都可能是出現了心理方面的問題,可以到醫院進行評估。 最后,要懂得分辨孩子的問題是正常發展還是心理問題。作為家長和老師,要清楚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,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,在此基礎上來分辨孩子的心理狀態。 比如孩子進入青春期,情緒波動大易激動,而且開始反駁父母,什么都不跟父母說。如果家長清楚孩子青春期的發展特點,遇見此情況就不會過度緊張,誤以為孩子出了問題。因為這些只是屬于青春期正常叛逆表現而已。 表現為遭受心理挫折后,覺得干什么都沒意思,無精打采,無力,情緒消沉,有一種悲觀厭世的感覺。 只關注自己,自己的心理問題如何才能解決,自己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的問題...對此感到困惑,但又找不到答案,因而感到非常痛苦。 孩子進入青春期,情緒波動大易激動,什么都不跟父母說。如果家長清楚孩子青春期的發展特點,遇見此情況就不會過度緊張,誤以為孩子出了問題。因為這些只是屬于青春期正常叛逆表現而已。 在遇到問題時要尋找幫助,要承認它、面對它,保持陽光的心態,學會積極的暗示,多與積極的、向上的同伴交流,減少顧慮、增加信心,找到合適的途徑和機會宣泄負面情緒。 同時,也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方法,比如深呼吸、文娛活動、體育活動、冥想沉思等,來減輕自己的焦慮或者增強對壓力的承受,或者對不良困擾的承受能力,這些都是有效的方式。如果有問題自己克服不了,就要尋找專業的幫助。 想象一下:一個不愛運動的孩子,課上課下學業的壓力,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,沒有渠道進行有效地排解,久而久之,就會出現不愛與人交流的現象,嚴重了會患上心理疾病。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心理發展特點也有所不同,我們就可以有重點地去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。而只有我們尊重孩子,愿意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試著理解他們,孩子才會自然地信任我們。 家庭方面,良好的家庭氛圍、和諧的家庭關系,對青少年度過青春期常重要的,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適度,用發展的觀點來審視或引導青少年。 家庭之間的和睦相處,對青少年是一個良好的示范。和諧的家庭關系和家庭氛圍,能給青少年帶來更多的安全感。
|